仓库储存管理一般包括以下流程: 一、入库管理 采购订单核对 在货物到达仓库前,仓库管理人员需要核对采购订单。检查订单的详细信息,包括货物名称、规格、数量、供应商等。例如,如果是一家电子产品仓库,收到一批手机的入库通知,要仔细核对手机的型号、颜色、配置等是否与采购订单一致。 同时,要确认订单的有效性,查看采购合同、送货时间等是否符合要求。这一步骤可以防止
接收错误的货物或未经授权的货物入库。 收货准备 根据采购订单的信息,安排合适的卸货区域和存储空间。对于大型或重型货物,要确保卸货
设备(如叉车、吊车等)处于良好状态。例如,在建筑材料仓库,收到一批钢材,需要提前
准备好叉车,并清理出足够大的卸货场地和合适的存储货架。
还要准备好收货所需的工具,如托盘、标签、扫码设备等。如果是采用信息化管理的仓库,
要确保库存管理系统能够正常记录入库信息。 货物验收 当货物到达仓库后,要进行外观检查。查看货物的包装是否完好,有无破损、变形、受潮等
情况。以食品仓库为例,验收食品时,要检查包装是否密封良好,有无胀袋、漏液等现象。 然后进行数量核对。可以采用人工点数、称重、计件等方式,确保实际到货数量与采购订单
一致。对于一些贵重或高精度的货物,可能还需要进行质量检验,检查货物的性能是否符合
标准。例如,验收电子元件时,需要使用专业设备检测其电阻、电容等参数是否合格。 入库登记 验收合格的货物,要及时进行入库登记。在库存管理系统中录入货物的详细信息,包括入库
日期、批次、供应商、保质期(如果有)等。同时,为货物分配存储位置,并更新库存数量。例如,将新入库的货物信息录入系统后,系统会自动更新该货物的库存总量,并记录其在仓库中的具体货架位置。 二、存储管理 货位规划与分配 根据仓库的布局和货物的特点,合理规划货位。可以按照货物的类别、出入库频率、重量等
因素进行划分。例如,在服装仓库,将男装、女装、童装分别存放在不同的区域;对于畅销
的服装款式,将其存放在靠近出货口的位置,方便拣货。
利用标识牌、货架编号等方式明确货位标识。这样在存储和查找货物时能够更加高效准确。
例如,每个货架都有唯一的编号,货架的每层也有对应的标签,货物存放后,其位置信息可
以通过编号和标签快速定位。 货物存放 根据货位分配的结果,将货物存放到指定位置。在存放过程中,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如 “重不
压轻”,防止损坏下层货物;对于有保质期要求的货物,要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存放。例如,
在药品仓库,先入库的药品要放在更容易取出的位置,保证在发货时能够先发出这些药品,
避免过期。 对于需要特殊存储条件的货物,如冷藏品、危险品等,要确保其存储环境符合要求。例如,
将疫苗存放在严格控制温度的冷藏库中,并且要有温度监控和报警装置,一旦温度异常能够
及时发现和处理。 库存盘点 定期进行库存盘点是保证库存准确性的重要环节。可以采用永续盘存制,通过库存管理系统
实时记录货物的出入库情况,同时定期进行实地盘点,核对系统记录与实际库存是否一致。
例如,每月末对仓库进行全面盘点,盘点人员逐一对货物进行清点,并与系统中的库存数据
进行比对。 如果发现盘盈或盘亏,要及时进行调查和处理。盘盈可能是由于收货时多收、发货时少发等
原因导致;盘亏可能是因为货物丢失、损坏、记录错误等。通过盘点可以及时发现库存管理
中的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三、出库管理 订单处理 当收到客户的出库订单后,首先要对订单进行审核。检查订单的完整性,包括客户信息、货
物名称、数量、发货地址等是否准确。例如,在电商仓库,审核客户的购物订单,确认收货
地址是否正确,所购商品是否有库存等。 根据订单要求,确定拣货的方式和路线。如果订单包含多种货物,要规划好拣货路径,以提
高拣货效率。例如,在大型综合仓库,采用分区拣货法,将仓库划分为几个区域,拣货人员
按照订单货物所在区域依次拣货,减少重复路径。 拣货作业 根据订单和规划的拣货路线,拣货人员从存储位置取出货物。在拣货过程中,要确保所拣货
物的准确性。可以使用手持终端设备扫描货物标签,核对货物信息与订单是否一致。例如,
在图书仓库,拣货员通过手持终端扫描图书的条形码,确认书名、版本等信息是否符合订单
要求。 对于批量较大的订单,可以采用批量拣货的方式,将同一类货物一次性拣取后再进行分类;
对于小批量、多品种的订单,适合采用按单拣货的方式,逐一为每个订单拣货。 包装与发货 拣取的货物需要进行包装。根据货物的性质和运输要求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和包装方式。例
如,易碎品要使用泡沫、气垫等缓冲材料进行包装;液体货物要确保包装密封良好。 包装完成后,要贴上发货标签,注明收货地址、联系电话、货物清单等信息。然后将货物移交给运输部门或物流公司进行发货,同时在库存管理系统中记录出库信息,更新库存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