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鸿基地产将继续在内地一线和二线主要城市发展多个地标综合项目。 2023年2月27日
2月23日,新鸿基地产发展有限公司披露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6个月中期业绩。 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六个月,新鸿基地产总收入为274.28亿港元,同比减少31.69%;净利润87.90亿港元,同比下滑43.34%;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4.1亿港元,同比减少44.62%;每股盈利2.90港元,拟派中期息每股1.52港元。 新鸿基董事局宣布,派发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每股1.25港元,与2021年同期相同,派发日期为2022年3月16日。 业绩报告显示,报告期内,按所占权益计算,集团录得的合约销售额约163亿元。来自物业销售的溢利为33.66亿元,去年同期为76.58亿元,同比减少56.05%。 新鸿基地产总租金收入按年下跌6%至119.27亿元人民币(下同),净租金收入按年下跌9%至88.87亿元。 新鸿基地产指出,来自物业销售净收入的同比跌幅显著的主要原因是所有预计在本财年完成并作出售的香港住宅项目均会于下半年度落成。另一方面,物业租赁净收入的下跌主要是由于内地出租物业组合的表现受疫情所影响。 新鸿基披露,报告期内,按所占权益计算,集团在内地的合约销售额约26亿元人民币,主要来自多个合作发展项目,包括杭州国际金融中心住宅部分第一期、成都Jovo Town第三期A和佛山泷景的新批次。按所占总楼面面积计算,集团报告期内在内地竣工的楼面共469.1万平方英尺,其中约55%用作出租及长线投资,包括位于上海、楼高220米的甲级写字楼ITC第三期A座,以及南京国金中心商场和成都One ICC写字楼。 截至报告期末,新鸿基地产在内地地产业务,按所占权益计算,土地储备合共6830万平方尺,其中,约2000万平方尺是已落成物业,绝大部分位于主要城市的黄金地段,用作出租及长线投资;其余4830万平方尺为发展中物业,当中超过40%是可供出售的优质住宅单位。 新鸿基地产方面表示,内地出租物业的表现受疫情影响,公司零售物业影响较大。但随着防控政策调整和政府多项扩大消费、稳增长措施出台,消费市场复常的速度比预期快,内地商场的人流和商户销售额亦进一步回升。 “接下来,将继续在内地一线和二线主要城市发展多个地标综合项目,包括南京国金中心(南京IFC)、上海ITC、杭州国际金融中心(杭州IFC),以及广州环球贸易广场(广州南站ICC)等。”新鸿基地产方面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