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现代物流园区是深圳市为了实现物流设施集约化和物流运作共同化,以及城市物流设施空间布局合理化,而在城市周边等各区域集中建设的物流设施群与众多物流业者的物理集结地。
其具有多方面的特征和功能:
1. 进入民生领域快速发展:如笋岗―清水河物流园区形成同城配送模式,发展第三方物流平台和搭建面向消费者生活领域的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可根据用户需求显示附近的药店、超市、水果店等,实现线上购买线下配送到家,为居民生活提供各类配送服务。
2. 深入融合全球供应链体系:以航空物流园区为例,它提供国际货物处理和进出口货物运送、仓储等业务,拥有完善的物流服务基础设施,采用先进的监管模式,覆盖进出境物流全程电子监控和智能闸口验收,运作规范化,提高了货物海关检测效率。深圳机场航空物流园区还形成了有效的海陆空联运,完善了深圳物流园区国际货运产业链。
在政策支持下,深圳的物流园区发展成效显著。2019年上半年,深圳物流业增加值达到1072.43亿元,同比增长8.02%。2023年7月28日,深圳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2023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深圳成为全国率先兼有商贸服务型、空港型、港口型和生产服务型等4种类型国家物流枢纽的承载城市,这将助力深圳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物流中心。
截至2023年8月,深圳稳步推进商贸服务型、空港型、港口型等三大国家物流枢纽建设:
- 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位于龙岗区,由深国际集团牵头建设,依托平湖物流园区、平湖南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涵盖电子产品供应链、农产品配送、工业原材料配送、跨境电商等专业物流产业集群,目标是打造成为全国乃至亚洲单体规模最大的公铁多式联运中心。
- 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于2020年获批建设,位于宝安区,由深圳机场集团建设运营,规划国际物流功能区、综合物流功能区、国内物流功能区、城市物流功能区和综合保税区等五大核心功能区,通过推动相关产业协同发展,打造具有深圳特色的临空产业生态圈。
- 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于2021年获批建设,位于盐田区,由深圳港集团投资建设。该枢纽分为主体功能区和功能拓展区,旨在充分发挥盐田港的门户枢纽地位,巩固提升其世界级集装箱枢纽港地位。
此外,深圳全力打造的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由西北片区(宝安区)和东南片区(龙岗区)组成,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核心走廊,形成“一廊两翼”的空间格局。其中,西北片区主要培育物流产业,发展相关功能;东南片区则以多式联运为核心,兼顾其他功能。该枢纽采用特定模式开发建设,两个区域根据各自功能特点相互协作、相辅相成,推进生产制造业、现代物流业“双支柱”产业融合联动。
例如,宝安西部公路物流枢纽是深圳首个获评的生产服务型国家级物流枢纽,位于宝安松岗东南部,外环高速与广深高速交会处,覆盖范围1.64平方公里。枢纽由冷链物流区、供应链中心、干线转运区、大数据中心、分拨配送加工区、集成物流区及国际物流区组成,具有公共仓储设施、转运、分拨等功能,运营主体包括深国际、京东、跨越等国内外物流业知名龙头企业。